Cpc, Cpm, Ctr是什麼?廣告術語總整理 隨著低邊際成本,可高度規模化的 SaaS(軟體就是服務) 產業越來越成熟,首先可以慶幸的是我們臺灣軟體服務也終於開始有越來越多團隊、能人加入。 而這也代表著知識、技術已經正在幫助我們打破地域、文化甚至政治的限制,進而綻放更多的臺灣之光。 CPM就是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s,每千次廣告曝光的成本,也就是你的廣告在網路上曝光1000次所需要的費用,CPM只管曝光次數,不管有沒有人點擊你的廣告。 AvePoint助力您成功進行數位化轉型。 全球超過900萬雲使用者信賴AvePoint的產品與服務以滿足其資料遷移、管理和保護的需求。 先說明這裡的 “顧客” 與 “訪客(瀏覽)” 有點不同。 若以一開始所提到的線上訂閱服務而言,所謂顧客是指已經確認要開始成為每月固定付費客戶(目前多半是綁定信用卡扣款),且並不含已經註冊但還是免費使用的用戶。 所以,看完這篇文章的朋友,若有時間與熱情、不妨也可以再參考我們之前在 “+ 新增流量(工作階段)區隔 Segment,? 數據分析、研究的出發點” 中提到的建議與相關參考資料。 以上種種的公式,都是能幫助你下行銷策略及決策的武器,也是付錢之後,回頭檢視廣告效益的方法,下次要投廣告或是準備開始宣傳一個新產品或服務之前,記得先讓這些衡量指標幫助你評估,再下最好的決策。 這代表一次的實際消費就要花你200元的廣告成本,若再加上生產產品、服務、人力等等的成本,就已經超過200元,而消費平均金額300元,沒賺就算了,可能還虧錢呢。 取得顧客數後,接著就可以回頭確認公司、團隊在取得顧客的這段時間內共支出了多少顧客獲得成本,兩者相除就會是顧客取得成本。 但其實如我們一直以來不斷宣導與建議、在分析數據時為了增加數據解讀、洞察準確度,其最重要的就是能夠盡可能 “減少變數” 。 就像是在使用 Google Analytics 時就發自內心建議大家能夠多多利用進階區隔,甚至次要維度、篩選器等功能與技巧。 加上數位時代、數據分析的演化,現在也已經漸漸沒有什麼 “不知道其中一半廣告費用是浪費在哪” 的困擾。 CPS,Cost-Per-Sale,也就是以實際銷售數量(非銷售金額)來看要付出多少廣告成本,才能取得一次成功的交易。 參考facebook官方廣告使用說明網站的說明,出現在用戶的裝置上一次,就會計為一次曝光,也就是說,不管用戶是不是快速捲動網站頁面,或是根本沒在注意廣告,只要在那個網站上曝光一次,就是一次曝光。 這些行業中的個別公司通常每年在Google廣告上花費4000到5000萬美元。 例如,亞馬遜每年花費超過5000萬美元。 然而,在數位行銷中,區別不在於廣告的形式,而在於你要競標的關鍵字的商業意圖和競爭。 有些關鍵字的出價要比其他關鍵字高得多,這具體取決於市場競爭力,往往在執行關鍵字廣告之前實現這一點非常重要。 一些小企業選擇讓代理商處理他們的關鍵字廣告。 這種方法提供了一些好處,例如實際管理你的關鍵字廣告帳戶時只需要極少的個人時間和精力投入。 代理商還可以擁有多年的關鍵字廣告帳戶管理經驗,使他們成為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可以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指導。 1、監控、分析、評估、定位網站關鍵字,設定關鍵字策略,內部連結調整、頁面結構、外鏈設置、圖片優化、程式碼優化、網站速度調整提升搜尋引擎流量。 對網站流量進行數據監控和數據統計,跟踪及分析頁面流量轉化數據和用戶行為提出改善建議。 2、能撰寫 web optimization 方案並安排實施,即時、有效的推動與協同部門的配合。 3、精通網路各大搜尋引擎優化的原理和策略,熟悉Google Analytics,Search Console等相關工具設定,監測Google收錄和排名規則。 4、關注同業市場,競爭對手分析,定期出具運營優化方案。 5、每週統計及分析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相關資料:日均 IP、關鍵字排名、來訪關鍵字、來訪 URL等。 Erin說,WordStream的客戶在關鍵字廣告上花費的金額有很大差異。 有些人每月僅花費大約1000美元(這裡說的“僅”是跟上面花費很多的大型企業做比較 – 對許多小企業來說仍然是很多錢),而其他人每月花費超過30,000美元,例如關鍵字廣告管理機構。 然而,關鍵字競爭程度、搜尋量越高,投放成本就越高,購買關鍵字的廣告投放策略便顯得重要,才能讓自己的廣告有「高CP值」。 seo 此外是在這篇文章中,還有一個對線上訂閱服務來說非常重要且也很可怕的指標為 churn rate(可以翻成顧客流失率)。 但問題是無論怎麼降低這顧客取得成本,但若顧客平均收益(營業額)不高或是遠低於平均成本,那相信絕對不是一門永續經營的好生意。 使用Google關鍵字廣告的一般小型企業每月在Google關鍵字費用上的花費的費用在27萬到31萬元之間。 每年則大約是310萬到370萬元之間。 但我們今天並沒有太多著墨的原因是,通常這項結果的組成原因已經相當複雜,更多是因為線上服務、產品本身有點問題或已經是宿命等級的原罪,所以也代表後天再怎麼努力也只能說很遺憾.. 至於要如何提升電子商務網站最大獲利可能,就可以看看 “電子商務轉換率 – 讚嘆雙十一!? 各項電商轉換率才是唯一” 中的內容。 最後就可以利用下表來計算,公司整體收益應該要做到多少才有辦法負荷上一段提到的 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 – 顧客取得成本了。